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遗产十年未分是否已过诉讼时效?/杨东

时间:2024-06-30 11:58:4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0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案例概况】
  张哥与张弟是同胞兄弟,他们父母有一套房屋,去世十多年兄弟俩都没有提出分割,房屋实际由张弟居住。最近张哥提出要求继承父母的房屋,遭到张弟的反对。张哥认为自己是合法继承人,父母遗产当然有权继承,但张弟认为,哥哥继承请求已经过了诉讼时效,法律不应该保护,因此诉讼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决。
  【律师分析】
  上海市房地产律师杨东表示,本案最大的争议焦点就是张哥主张继承是否过诉讼时效?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另外,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本案中的房屋系父母的遗产,同为法定继承人的张哥和张弟都未明确表示放弃,应视为接受继承。而虽然张弟一直居住在房屋内,但并未对房屋产权进行过变更,并未对张哥的继承权利进行实质性的侵犯,对于房屋未分割的,一般可以视为所有继承人共同共有。张哥是在张弟提出异议时,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诉讼时效应该从异议时计算。因此,张哥主张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应受法律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继承人要求分割遗产的案件超过20年的诉讼时效又该如何处理呢?按照最高院相关批复,认为继承开始时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遗产,又未分割的可按析产案件处理,根据《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应视为均已接受继承。诉争的房屋应属各继承人共同共有,他们之间为此发生之诉讼,可按析产案件处理,并参照财产来源、管理使用及实际需要等情况,进行具体分割。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张哥的诉讼请求未过诉讼时效,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由张哥、张弟平均继承。

关于实施“金贸”工程,推进我国电子贸易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国家经贸委 信息产业部


关于实施“金贸”工程,推进我国电子贸易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




商品流通领域建立以计算机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与企业内联网(Intra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我们称其为电子贸易。它将成为21世纪商品交易的重要形态。电子贸易的广泛应用,不仅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场新技术革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改变着传统流通体制和
流通方式,引发流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培育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贸易应用体系,形成我国的电子贸易规范,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企业利用电子贸易网络进入全国和全球大市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
一、“金贸”工程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金贸”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流通领域推行电子贸易,是继“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等工程之后的促进流通电子化的工程。“金贸”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制订促进电子贸易发展的总体规划。研究电子贸易在我国流通领域及相关领域应用与发展的总体战略,通过制定电子贸易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发展步骤,构筑我国电子贸易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格局。
(二)研究制定我国电子贸易发展的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商品流通领域应用电子贸易等信息技术的政策法规,通过规范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和交易秩序,解决电子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网上电子银行、网络交易税收、网络合同的电子签名及认证等,为促进电子商务在
流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政策优惠和法律保障。
(三)开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贸易系统。通过设计、开发电子贸易应用系统,优选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建立中国自己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应用平台,开发、完善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商业信息发布、交易、交割,商业银行和客户、中介之间的电子结算等功
能,为企业低成本交易服务,从而建设一个系统安全、交易灵活、秩序规范、人机界面友好的电子贸易运行系统。
(四)规范电子贸易交易秩序。注意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国际标准制定并施行相应的信息发布、商品交易、系统运行、交易服务等规范和标准。在中国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筹建中国电子贸易商会,为逐步实现和加强行业管理创造条件。
(五)加强“金贸”工程的运行基础建设。协调并充分利用好国家公用通信网资源和“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等“金”字工程的力量,不断完善全国性信息高速公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做好通信质量、通信带宽、通信范围、通信价格等方面的基础保障。
二、实施“金贸”工程的步骤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各国有商业银行参加,成立“金贸”工程领导小组,国家经贸委陈邦柱副主任担任组长,信息产业部曲维枝副部长担任副组长。各地相应成立“金贸”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本地区“金贸”
工程。
(二)统一规划和管理。“金贸”工程领导小组对全国实施“金贸”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各地在“金贸”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地“金贸”工程进行安排,根据国家“金贸”工程的总目标,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对各地以各种名义建立的电子贸易站点要进行
清理,防止一哄而起,避免重复建设。
(三)抓好试点工作。“金贸”工程确定中国商品交易中心为试点与示范的实施单位,各地要积极做好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省市分中心和地市交易分部的组建与运营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重点国有企业及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网络。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国80%
企业上网运行。
(四)做好宣传,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各地要组织媒体,围绕“金贸”工程的实施进行系统宣传与报道,普及电子贸易知识,介绍电子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



1998年10月15日
“原配夫妻该支持”
   —— 万州一屋二卖案之我见
  
    李先禄
  
   《重庆法制报》(2002年6月7日以《“一女二嫁”谁是合法“丈夫”?》为题报道了万州区的这桩一房二卖案)。案情概要:2001年11月,万州区龙宝中心供销社欲将一幢房屋作价57万元出卖,下达了《关于资产变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实行竞卖且同等条件下内部职工优先原则。但因太贵,至于降为54万元后仍“待嫁闺中”。11月23日(周五)叫程文才的欲买,发现土地证上的面积与房产证上的面积不一致,提出质疑,经双方协商以510200元的价格出售给他。程当场交1万元定金,因是星期五,双方约定次周一完善手续并交清90%房款,收据上也注明:收到定金一万元。但消息传开后,内部职工认为降价了,而且《通知》中又规定内部职工有优先权,于是该供销社只得当天下午组织内部职工参加竞卖,这样职工姜某以5212210元价格中标。26日姜与该社正式签定了书面协议,并按约定交足了90%的房款。30日房屋移交给姜某,姜某也立即着手办理过户手续。但程文才于26日来交房款时,该供销社拒收,理由是已卖给姜某了。次年初,程某将供销社告上法庭,要求确认与该社的购房合同有效,并判自己购买。
   一审情况:法院认为,虽然有关法律规定,房屋买卖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口头合同并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作为被告供销社一房两卖,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同时,第三人姜某,虽是既不是房屋共有人,也不是承租人,不能享用优先购买权,其内部规定的优先购买权应为无效。再加之房屋虽移交,但未过户,所有权并没有转移。故判令程文才与供销社的房屋买卖口头协议有效;龙宝中心供销社应履行该协议。
  而一些法律专家对此判决却提出了异议。(一)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明乔和万州钟鼓楼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何仕华主认为:《合同法》虽视口头合同为订立合同的形式之一,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也房地产转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而该案中程文才的买房却是口头形式,定金不能反推合同成立。同时,姜某的优先购买权也该认可。(二)西政民商法教授张玉敏认为:程与该社采用口头形式进行大宗房屋买卖于法律规定不符,欠缺形式要件;而姜某却与之订立的是书面合同,交付了大部分房款,并正在办理过户手续,说明合同已发生效力在实际履行中了。所以根据书面合同优于口头合同,且已在实际履行,故而一审判决不妥。对优先权问题。张教授认为,内部规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一审认定正确。
   我却认为,万州区法院的判决正确无误。理由是:1、从《合同法》规定成立看,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虽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文规定应采用书面形式,但本案中未采用书面形式的原因开始是因为到了周末,双方对次周星期一完善书面手续也达成了一致。没能及时签定书面合同完全是因为供销社和姜某的过错行为造成的,这个口头合同的订立过程与订立合同的要约、承诺两个环节完全相符。2、定金的性质是什么?就是约束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该供销社收受了定金,理应受到合同约束,不得再次出售该房产,所以其与姜某的合同损害了原告程某的权益,同时该供销社也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故与姜某之间的合同(虽是书面形式)应认定无效。3、姜某与该社间的合同,是其知道供销社与程之间有协议的前提下签定的,明知供销社已受到协议(虽为口头形式)约束,仍与之达成合同,故在订立这个合同中也有过错。从保护善意购买人程某利益角度出发,也应认定后面的这个书面合同无效。4、虽然供销社与程某间的购房合同没有得到实际履行,但没能得到履行的原因是供销社和姜某都有过错,而损害了他对购房合同的履行(事实上,他交房款遭到了供销社的拒收)。故,从《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看,虽然这个口头合同形式上并不完备,但却是事出有因。所以我认为万州区法院的判决于情合理,于法有据,应支持。